3月10日下午,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、美术研究所所长、著名画家袁汝波在图书馆101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《中国人物画创作技巧及国家艺术基金申报经验分享》的学术报告。副校长王志华、学院张瑞瑞院长、党总支副书记袁军、教学副院长王伟及15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。王伟主持了报告会。


红旗渠(局部)

朱仙镇木版年画(局部)
报告会上,袁教授从自己2016年创作的中国画《红旗渠》和2022年创作的中国画《朱仙镇木板年画》先后两次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为切入口,结合自身作品创作历程,详实的阐述了创作题材的选择、历史背景调查、素材的收集、初稿的拟定、绘制完整画作的创作过程,向青年教师分享申报国家艺术基金的经验。他指出,国家艺术基金是国内艺术界最高级别、最权威的资助项目,申报选题一定要立意好,有态度,有特点,创作准备要充分。
袁教授带领大家以个人创作作品、业内优秀作品为案例,从素材选择、造型能力、艺术与技术的关系、模块化创作、艺术创新的途径等方面诠释了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技巧。他强调了素材对于绘画创作的重要性,指出好的素材,作品就成功了一半;好的创作理念一定要能打动人的;艺术与技术紧密相连,艺术需要呈现一定立场、表达一种态度,具有一定的独特性,要把创作者个人主观理念深入融合到客观的创作对象中去,要用过硬的技术去完善艺术。
袁教授强调,做人做事做艺术要勤奋。从事艺术要出成绩,首先要当劳动模范,要有愚公精神、红旗渠精神,不能偷半点巧,要多看、多听、多练笔,练就扎实的基本功。一分耕耘方能有一分收获,不投入,不执着,难成艺术。
在三个小时的报告中,袁教授生动的讲解,渊博的学术造诣,对绘画创作的独到见解和孜孜不倦的创作态度,深深感染和激励着与会师生。
在互动提问环节,面对师生们踊跃提问,袁教授都热情的一一作了详细解答。
据悉,此次袁教授学术报告是美术与设计学院本学期的第一场开讲,学院接下来将开展一系列学术报告活动,邀请业内专家教授面向学院全体师生开展学术报告。通过专家教授示范引领,开拓视野,提升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,营造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。
袁汝波简介:
袁汝波,信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、美术研究所所长。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,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主任,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作品入选八届、九届、十一届、十二届、十三届全国美展,多次入选单项全国美展。作品《红旗渠》获2016国家艺术基金项目。多篇论文在《美术》《美术观察》等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发表,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、中南海收藏、中央电视台等收藏。出版个人画集多部。